close

第 二 天 白 天~~~


早上去跑山及爬山,喔!真的老了!好喘!就算再努力,不聽話的心臟與腳,就是使不上力,但真實體會呼吸的感覺,蠻好的!


今日上課覺受特多,在上第二堂課講“對空的正見”時,整個人內心之感動,難以用語言描述,眼框泛淚都快溢出來了。下課時,老師要我們走禪堂及繞佛時,我好像還活在自己的覺受中, 明明聽到 老師的指令─要走快或走慢,但就是像喝醉般有微醺感─茫茫的,好特別的體驗。(師回覆:先天後天在互融的必然現象→先天炁後天炁得到以後時常醉,這是真炁過泥丸的正常現象。)


課程中,老師再次提到:「將貪、嗔消除掉,做人首要恢復的是孝道,在行孝道時,自會發現自己的情緒變化,從中去調整己心,再擴大到愛兄友行“悌”。先盡孝再行悌,慢慢地自會懂得愛一切人,那就能升發起菩提心。」猛一聽、心裡一震,還是覺得自己在孝道上做的不足,真的!


近日常思索著孝心與孝行的問題,發現自己在孝心與孝行間的落差距離還很大─有時是有孝心但在面對時會煩燥,雖然不會給父母臉色看,但自己清楚內心的不耐與無奈、有時是對父母的要求,給予表面的敷衍,只求他們別吵我了。這些都是渣渣,所以我知道我沒做好。


老師又說:「根本定功─是心,要有覺悟的心,自能得金丹大道。由“對空的正見”,滅除貪、嗔自能得智慧。辦自己的道,由空性而成就自利的法身;由菩提心成就利他的色身。」這段話,聽來都懂,但實際的驗證功夫,知道自己還差的遠呢!


面對目前的所遇緣,知道自己常卡在看得破卻放不下的點上,磨啊磨的,還是不願真正的放過自己,智慧自是未能真正開展。


(師回覆:若真看破,便能放下。)


第 二 天 晚 上~~~


討論會開始,聽到如雯向我道歉,著實讓我嚇一跳,原來我一直給她冷漠的印象,直到中午我的一句話與動作,才讓她覺得那是對我的偏見。喔!我也很檢討自己,為何會給人有這樣的印象?我想是自己獨來獨往慣了,所以常在團體行動中只知先將自己打理好,以便隨時配合團體活動,卻常忽略了身邊同參道友的所需,而且說話又直、音量又大,常做了得罪人而不自知的事(心思粗燥)、或是在需要科儀的供品祭祀時,我常是在那兒等著的那個人,在團體裡我不是主動行事的那個人,我做我覺得我會做的事。謝謝如雯的提醒,讓我知道我的不足處還有很多。


第 三 天 白 天~~~


師云:「心若夠柔軟,就不會在意身體的反應如何?在過程中就是練“不動心”。」這句話,我也多所體會。


去年在會館上課時,曾有一次在一樓庭院上課,那時身體的覺受很多,老師的一句話,讓我的心整個收攝在課堂的講課內容,而不管身體的痛覺了。老師那時說:「現在到底是上課重要?還是痛重要?」就是這句話,讓我自此上課時,不管這個身受的變化為何了?我就是要上課。


但在林師兄未到將到之際,我還是在上課時受到影響,察覺到身受的不自主性,真的影響到心的無常變化了。感到忽然變冷了且想睡覺,這對上課時,一直都精神很好的我而言,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後來才知,原來真的是受影響而不自知,但影響了就是影響了,沒得說的,感謝林師兄讓我多所體悟!


下午甫上課前靖惠向我道歉,告訴我:「老師說她剛才的生氣的氣勢會傷了我。」我初時聽的一楞一楞的,後來我懂了。


十點鐘念經的人選,因為我的粗心沒聽好,以為我也要參與念經,所以留下來念經,而我卻是因缺少練習,並沒有念好這部經。後來,就聽到靖 惠再向 老師說…,但我那時已關閉了我的耳根,拒絕去聽靖惠說的重點為何?所以,我並未覺得受傷害,因為我的習性讓我自動關機,避開可能的指責。


這真的是我的習氣─怕別人像吵架似的大聲,若是針對我大聲說,我還可以還回去,但若是在我旁邊大小聲的吵,我通常選擇假裝不知道的逃掉,若非老師細察,我也就這麼過了, 謝謝 老師的體察!謝謝靖惠的告知!


下 午 的 檢 討 課


整個課程甫結束,最後是大家的心得報告。在等待的同時,發現自己整個胸腔湧著滿滿的感動,看著幾個同學的離別淚,讓我也…。老師問我:「今年對自己有何期許?」我回答:「期望今年可以做自己真正的主人。」老師答:「希望我做到自然就好!」我謹記在心。 謝謝 老師!


回 程 後 的 面 對


回家後首要的任務是 安撫 先生的情緒(撒嬌是不二法門)與陪小孩,看著女兒跟前跟後的跟我說話,真可愛!只是到臨睡前,她還一直要跟我說話,最後求她讓我睡覺,有啥事明天再說吧!沒電了!


心 得 分 享


一年中能放開所有的雜事,上山來上課是再幸福不過的事了!而下山後的面對,更是另一個新的開始,謹記老師的一句話:「當你嫌別人臭時,其實最臭的人是自己。」


“佛子行三十七頌”的落實,是今年的重點。每日的讀頌是必要的功課,藉由讀頌來提醒與反省己身的不足處。我會努力的。 謝謝 老師!


                                 辛卯年正月九日  阿霞敬筆


師回覆:


『佛法傳到中國其根本在於“禪定”。


「靜」是三教的根本,大道的根源。


「定」的方法甚多,若能得訣,便能立竿見影。』


『佛以「禪那」三眛、正受、三摩地、解脫、背捨等稱之,但佛家「入定」不一定須「坐」,其重點在於「破有入空」、「破惑修真」,


故「靜定」為佛家入悟的實修法門。』


 『 茲公開“身”修定捷要:


「身」即透過氣脈中透開通後,以修者自己身體(毛孔遍佈施受甘露法)的“觸受”修定法。重點在於「自性本來無一物」、「何事何物惹塵埃?」』


 『修者覺受到身體若有苦痛的當下,應返還止於自性本覺上,即於此次課程所傳授的“本尊”加持、或看透所緣,便能放下心意識的作用,轉為菩提心的運作,這時身受則能柔軟煖頂,更甚者光明拙火發動空明照()八萬四千煩惱業!』


『望實修者珍惜之,切勿當作空談,以礙道業增長。』


                                          末學 玄一 敬上


                            辛卯年正月九日酉時于文昌會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文昌會館 的頭像
    文昌會館

    文昌會館

    文昌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