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問:又經過了一年,沒死!對於這一年有何心得?
戌子年 正月初五 凌晨,懷孕八個月的我,肚子開始陣痛、子宮收縮,因為是第三胎了,有經驗的叫醒同修,收拾東西準備進醫院,不是去生產而是去安胎。經檢查因為本身子宮環境不佳,二次縫合的傷口因第三次的懷孕,醫生判斷子宮隨時都有破裂的可能,再加上小孩體重嚴重不足,所以我一定得要住院安胎。害怕與擔憂頓時全現,生老二時安胎藥帶給我的心悸、頭痛、與幾乎無法睡眠,讓我很害怕,家中二個小朋友的照顧問題讓我擔憂,還有肚子裡孩子的安危。
同修要上班又要照顧小孩,於是我表面鎮定的一個人住進醫院,面臨無法預測的未知,害怕掩蓋了所有的一切。幾年下來每每遇到挫折,總習慣性的想找老師求援,哪怕什麼都不說,但總是安心,不是要他幫我背書,就是依賴。
在當下死亡並不可怕,要活著勇敢面對卻顯得困難。百般考慮的打出了求助電話,電話那頭傳來:你的信全是假的!想死!妳想死到那裡去,留下的二個小孩該如何….突如其來的當頭棒嚇讓我只會哭泣。當時我再一次認為我被遺棄了,不想自己面對!又一次的牽拖,這就是我的惡習!哭泣過後擦乾眼淚,依舊還是一個人要面對,業障現前,功夫全沒,都要生第三個了,還在依賴,怎麼當母親,老師這一敲對當時失心瘋的自己很受用,下手很重,也好!我明白我沒有退路了,拿出做母親的勇氣,心才漸漸得到平靜。
得知我又再一次安胎,關心與慰問的電話接踵而來,電話那頭多是肯定與『認定我可以安然渡過』的鼓勵,其中柳師兄更是直指:能不能過,所有的問題都在「自己」。今天會有這些風波,也是自己的心惹出來的,就當是沒人打擾,就在醫院「打佛七」,多好!有老師先前的震撼教育,柳師兄的話我聽進去了。
心靜了下來,於是我就在醫院,聽經、念佛、讀地藏經。過程中幾次半夜一個人獨自面對腹痛的危險,但我又不怕了,因為我的人生一定要由我自己面對,佛菩薩再高明,也要自己肯信、肯行,否則也只是結個善緣,清醒的相信會有最好的安排。謝謝所有當時關心我的人,沒有你們的鼓勵這一關我很難熬的過去。而這正是有同參道友的可貴。
產後平安得子,醫生連聲說我幸運。月子期間我與小孩的狀況其實都不是很好,但對夫家而言,能平安產下他們期盼已久的唯一長孫,當然就要大肆慶祝好幾番,地藏經上規勸不要做的,夫家全都做了,而我與小孩也莫名的虛弱,小朋友甚至不進食。
我無言、積怨的接受,也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的想平衡現狀,但我的心不平。我告訴自己:知道的人如何與不明白的人計較,試著將學習運用,努力不去對長輩無理,用道理克服自己的情緒。平復不了就將炮口對準同修發射,在所知所學與現實的反應中一次次的磨合,這樣的生活很辛苦,與長輩更是有隔閡,直到感受到他們與我相處的壓力,我錯了,但不知怎麼回頭!於是就這麼尷尬的相處著。
十月份有機會可以到湄州,臨行前老師看出了我的問題,一句「不孝的心,怎麼去見孝順的媽祖」,將整件事情『提起』,承認自己心有不平,承認自己冥頑不靈,但我不想如此,想回頭卻不知如何做?老師說:『我幫妳提起了,妳願不願意放下,放下就好』。我願意!如果我願意面對木雕泥朔的佛像108拜,甚至幾千拜,又為何不能對活生生的長上認錯跪拜,活著不能面對,死了徒留悔恨,我已經錯過一次,怎能再重蹈覆轍,與父母怎會有深仇大恨,解結要即時。
在老師的指正下,在同修的面前,回到家中雙膝一跪,認錯道歉,一句『對不起』!化開了心中所有的怨懟,沒有其他的語言,就是對不起,一句對不起,是我不孝,讓你們擔心。七年與夫家的距離就此化開,他們也是疼愛我的父母,而不只是「公公、婆婆」,不只是我同修的父母。再一次感受,機會是要自己願意才會有,夫妻相處難免會對另一半的父母有意見,只是在抱怨的同時,不管另一半有無反應,都會陷他於不孝、不義,自己犯錯,還拖累無辜。
機會是自己給自己的
面對老師的指正,很多時候我會急著辯解,面對困難與挫折不是先檢討改進,而是喊痛或者自怨自哀,只是這反應根本無濟於事,問題不會因為辯解而自動化解,更不會因為埋怨而消失不見。
老師的指正就像一面鏡子,是希望我看清自己的自私自利,面對自身的貪瞋癡慢,問題的本身不在於他所指正的是不是正確,而是我願不願意面對改進,面對了才有機會邁向改正,向前的機會絕對是自己給自己,不是靠佛菩薩加持而來,別人有沒有錯,不重要,我願不願意才是重點,感謝同行湄州的師兄姐讓我發現自己的推諉劣習。謝謝老師耐心聽我說,現在我也努力的聽別人說。
關於出家
曾經我認為要修行就是要出家,完全的錯認出家的定義,對於有家庭,而還出家的師父也總存在著一份好奇,懷疑著他們如何能「拋的下」?無聊且奇怪的好奇!此行我才完全明白,出家是具有出離的心,那個家是由「貪瞋癡慢、自私自利組成的家」。身份與形象並不特別拘限,即便是從事各行各業,只要把握住佛菩薩的教誨與精神,那出離的心已超越出家的形象。
出家是圓滿的表示,而不可能是缺憾的成就,能真正具有「出家師」的形象,都是大福報之人,很難得、很殊勝。只是每一個人的緣不同,精神掌握住、態度能展現,果然能明白什麼形象都好。
在此行當中老師提及:媽祖當年因父親與哥哥出海遇風浪,媽祖為了指引海上船隻的方向,一個人獨自站在岸邊,手舉燈火做為指引,即便是風雨交加,仍不屈不饒、不退縮,船隻一艘艘因指引而得以返航,沒有見到父親與哥哥的船隻,她就不放棄,哥哥與父親終究沒有回來,但她還是沒有放棄。
不放棄的是救渡的心,不是執著的想等候哥哥與父親,而是這一站讓她發現了守護的「真願」。這救渡的願、行,其實並不限制於海上的船隻,能明白祂的願行、傳承、力行祂的精神,就已得渡。我們家沒有具體的膜拜媽祖的形象,但我的心已接受媽祖的教導,千處祈求千處應。
老師問:你們找到你們的願行了嗎?以前聽到這個問題,我會想很多,天馬行空作白日夢,空口說白話,說的到做不到,然後放棄,這一次我只問自己:我是誰?我正在扮演什麼角色,過去的已經過去,現在的我能如何,我做好我自己了嗎?不但沒有,還很糟糕。
藉由「保險」這一份工作,開始接觸各種不同的人,我很幸運有人「有憑有據」的指引,而不是單靠神蹟,也確實體認到-向前是要靠自己踏實的走。和每一個與我接觸的人,分享那被指引的快樂,我大部份的時間不是介紹保險,而是傳遞安心的能量,用自己實際的經驗去與人分享,而不是虛幻的傳達怪力亂神。
對於家庭,拿掉了心中最大的隔閡與傲慢,家庭氣氛截然不同,我要力行老師教給我的「上慈下孝」,我可以把孩子教的很好,我確信。當然我要先把自己教好,學習媽祖的教導,努力的站在自己能發揮的位置。太歲當頭的這一年很不相同,感恩「西台慈惠堂」師兄姐的教導,感恩緣份的安排,才有今年真實感受的學習。
學生翠鈴記錄於 2008.12.27子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