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真懺悔有什麼標準?」
●師教示:「懺悔就是改正顛倒的行為。懺悔要先懂得“將心比心”,知道自己錯才知要改,然後改正過來不再犯(知己不足,知己之過),這是覺悟的第一步。能夠將大毛病改過,就是大徹大悟。」
「修行是改正自己錯誤的思想、語言與行為表達,當改過時就是覺悟了,這中間定會看到種種的苦,從中再重新去認識苦→體會苦→止息苦→斷了苦,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願去面對苦→接受苦,進而認苦為樂,不知以苦為師、以戒為師。了解苦是一種美德,體會了種種的苦,才能真修行。」
「一個真懺悔的人,定會知道當發現自己的苦時,就是修行的起始點。一個修行者,要先能“辨識苦”,忽略是逃避的行為,也是麻木自己的過程,一個人若是辨識能力很差,就無法察覺苦。如一個人明知身體有疾患,卻不去醫治,而假裝自己沒病,那就真的沒病嗎?那只是自欺欺人吧!」
「其二是能“勸修”─修正錯誤的思想行為,並加以改正。顯正予人,以身教代言教,自能勸修。」
「其三是“改正”─就是證悟。面對己身的恐懼而願意去改時,就是勇敢;能真正的改造命運,就是要勇敢才能做到。」
「心不昧、意不亂,就是修心,將心照顧好自得馨(心)香。禪修、禪觀、禪定三位一體,當先禪修→能禪觀→得禪定時,再從禪定回來禪觀→禪修時,這個中滋味得真走過才能真明瞭。」
◎問:「人很奇怪,表面上對自己很好,又為何常跟自己過不去?」
●師教示:「人要懂得跟自己和解,不接受真實的自己,就苦了,當然跟自己過不去。」
「人要保持單純的仁慈,在苦難時自能走過。心好一切自好,自無煩惱;看人不好(看人不順眼,就是起私心了),就要回來看好自己的心,是心做佛,煩惱即菩提,將煩惱轉仁心,就不會再煩惱了。」
「學習聖人的道理,是要落實在生活上的,表現在人與人之間的對待。看自己不順眼(想展現我是、我能而無法展現時),才會看他人不順眼,做好自己,自能與他人互動真識。修心、守戒律、心靜,智慧自能生發,明白道理後,就能借假修真了。」
◎問:「妄心動,身體會有何徵兆?又妄心如何產生的?」
●師教示:「學正法,心清涼;妄心動,心頭熱。妄心不息,來自知見多,容易燥動。妄心即是火,妄心一動就如火在心內燒,於是煩惱就產生了(亦名熱惱,即是造業、受苦之根本)。」
「心、佛、眾生是一非三,只緣妄心不息不能顯現,一念真心顯現,即有機會登地。」
學 佛 在 心 不 外 求
心 地 慈 悲 德 俱 足(佛心)
貪 嗔 癡 愛 疑 妄 盡(眾生心)
不 動 無 明 是 活 佛
心 便 是 佛
地 譬 喻 人 的 心 量
法 者 正 也
門 者 路 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