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學苑—10/18(二)課程『人生指南-道德淺言』補充資料
敬啟者:有關道教南宗北宗法脈傳承簡述
【南宗】
道教內丹學南宗創始於北宋張伯端,其最初繼承系統為張伯端─石泰─薛道光─陳楠─白玉蟾(南五祖)。該派以「先命後性」修鍊方式著稱。其丹法強調「返樸歸真,以簡馭繁,慢中求快」。其代表人物多出自南方,故名南宗。《悟真篇》、《還源篇》、《復命篇》、《翠虛篇》等為南宗主要經典。
南宗繼承鍾離權、呂洞賓的內丹思想,認為修鍊內丹,即修鍊「性、命」(性命雙修),而且認為儒、佛、道三教是同源一理,以道禪結合、攝禪釋性、先命後性獨樹一家之學。主張「混俗和光」、「大隱混俗」,不提倡出家。元代中後期原來流傳於北方的全真道與南方內丹派的結合,內丹學南宗的教派也被劃分在道教全真道。與原來的全真道不同的是,內丹學南宗人士多不提倡出家。南宗從陳楠開始即兼行雷法,白玉蟾並撰有多種雷法著作。
張伯端反對形式上的出家離俗,隱避山林。而主張「大隱隱於市」。他本人就不是出家的道士。南宗直至五祖白玉蟾,始開始有雲遊道士,也組織了南宗自己的教團組織。一般認為,白玉蟾為南宗實際建立者。白玉蟾開始建立的教派既是丹法派亦是雷法派。明朝以後,南北兩宗多有相互融合。
張伯端、石泰、薛式、陳楠及白玉蟾(「南五祖」),若再加上張伯端的弟子劉永年和白玉蟾的弟子彭鶴林,則被奉為「南七真」(見五祖七真)。
【北宗】
道家內丹學北宗創始人為北宋末王重陽。王重陽本為咸陽名門,善文也習武。48歲時在咸陽甘河鎮遇仙人得內修真訣,遂「盡斷諸緣,同塵萬有」,潛修於終南山下。後遠遊山東,收徒傳道,開創全真道,在膠東半島度化七位弟子,即馬鈺、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號為「北七真」,其中邱處機所創的龍門派影響最大。北宗丹法追求「全真而仙」,其修鍊以清淨為主,即以「識心見性」為首要,以煉心煉已為基礎。相對於南宗「先命後性」的功法,北宗丹法以「先性後命」為特徵。 明朝以後,南北兩宗多有相互融合。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產生于東漢末年。其後在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因素的影響下,不斷地發展,變化,至中晚唐逐步趨於成熟。由於唐宋文化的嬗變,道教學說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原來風靡一時的外丹服食說日趨衰落,內丹學說日趨興盛。宋金時期,內丹學說更加興盛,名家輩出,其標誌就是所謂南、北宗的 分立。 【一】南宗思想溯源 南宗,始于宋張伯端,“其學先命而後性”(1),主流“始于太上老君,而盛于呂祖,溯其源:少 陽帝 君得老君之傳也,兩傳而得呂祖雲,呂祖傳劉海蟾而開南宗”(2)。南宗宣導性命雙修,道禪合流,基本思想源于傳說中的呂洞賓。呂洞賓,姓呂名品,號純陽子,唐河中府人。武后時兩舉進一蔔不第。天授二年(691),其父強命赴試,至長安酒肆件,,遇鐘離權,以黃粱夢點化之,授予一長生之術。初居終南山,後鐘離權又傳以大道天遁劍法和龍虎金丹秘文。呂洞賓既得道,乃曆游天下,井改丹鉛與黃白之術為內功,劍術為斷除貪欲、愛欲和煩惱的智慧,自稱回道人,行化度人。歷史上呂洞賓有無其人,很難斷定,但《道藏》洞真部所收錄的《鐘呂傳道集》、《破迷正道歌》和《道藏軟要》收錄的《毛寶心燈》、《雲巢語錄》、《金丹心法》及《觀心篇》、《敲乏歌》等著作,都符合和體現了呂洞賓強調修心、不主外丹、宣導內丹的思潮,儘管這些著作大多數是後人附會的,但畢竟給當時的道教內部帶來了新氣象,使之出現了與當時三種趨向有別的新趨向,即向老莊歸複、與禪宗融合,從而鞏固了其以內丹煉養為主旨的宗教地位。 南宗煉養思想導源于呂洞賓,後經劉海蟾至張伯端而趨於成熟,劉海蟾,名操,字昭遠,又字宗成,活動於五代至北宋,後樑燕山(今北京宛平)人,曾事燕主劉守光為承相。劉海蟾好談性命,崇黃老之學,初遇道人正陽子,得金液還丹之旨,隨之即棄官隱于華山及終南山,潛心修道,後得呂洞賓授以內丹之要,乃改名玄英,號海蟾子。劉海蟾丹成以後,雲遊傳道,並著《還金篇》行于世,劉海蟾繼承呂洞賓的大統而加以發揮,其思想為張伯端最終形成性命雙修的南宗煉養思想莫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南宗五祖 南宗五祖是指宋代提倡內丹煉養、道禪合流的張伯端、石泰、薛道光、陳楠及白玉蟾,因他們的思想學說和教旨與全真道相似,且都活動於南方,為區別北五祖,故被尊為南五祖。 張伯端,字平叔,後改名用成,一號紫陽,道教南宗的開祖,也即是道教紫陽派的祖師,生於北宋太平興國九年(984),卒于神宗元豐五年(1082),浙江天臺人。年輕時聰明好學,他在《悟真篇》序中自稱:“僕幼親善道,涉獵三教經書,以至刑法、書算、醫卜、戰陣、天文、地理、占凶生死之術,靡不留心詳究,惟金丹法,閱盡群經及諸家歌詩論契,皆雲:日魂月魄、庚虎甲龍、水銀朱砂、白金黑錫、坎男離女,能成金液還丹,終不知真鉛真汞是何物色。”說明張伯端當時即熱衷於道教的研究。張伯端年長“為府吏”,(3)後因“縱火將所署案卷悉焚之”故“按火燒文書律遣戌”。張伯端坐累滴嶺南兵籍後,由於科場失意,官場無望,遂在“晚年浪跡雲水(今廣東樂昌縣),訪求大道”(5)。治平年間(1064^1067)適逢余杭陸介夫知桂州,因而得以“引置帳蔔,典機要”(6)。熙寧二年(1069),陸介夫改知成都,張伯端隨同前往,在成都夫回寺遇異人,“以夙志不回,初成愈格,遂感真人授金丹藥物火候之訣”(7)。這樣,把得到的秘訣同以前所學的內丹法要相印證,則不明之處頓時“霧開日瑩,塵盡鑒明”(8)。陸介夫死後,張伯端“轉秦隴”(9),依于馬處厚於河東,並“修煉於漢陰山中”。(10)在這期間經過一番努力,遂于熙寧八年(1075)寫成了在內丹學上佔有重要地位的代表著述—《悟真篇》,闡發其所學和加以發展的先命後性的煉養思想。《悟真篇》著成後,張伯端在傳播過程中,由於傳承非人,經歷了三次磨難,但最終還是分別傳給了扶風人馬處厚和石泰,使之得以在世流傳。元豐五年(1082),年九九歲的張伯端在百步嶺(11)“天炎浴水中”(12) 跌坐而化,並“用火燒化得舍利千百,大者如芡實,色皆紺碧”(13)。 南宗五祖是指宋代提倡內丹煉養、道禪合流的張伯端、石泰、薛道光、陳楠及白玉蟾,因他們的思想學說和教旨與全真道相似,且都活動於南方,為區別北五祖,故被尊為南五祖。 張伯端,字平叔,後改名用成,一號紫陽,道教南宗的開祖,也即是道教紫陽派的祖師,生於北宋太平興國九年(984),卒于神宗元豐五年(1082),浙江天臺人。年輕時聰明好學,他在《悟真篇》序中自稱:“僕幼親善道,涉獵三教經書,以至刑法、書算、醫卜、戰陣、天文、地理、占凶生死之術,靡不留心詳究,惟金丹法,閱盡群經及諸家歌詩論契,皆雲:日魂月魄、庚虎甲龍、水銀朱砂、白金黑錫、坎男離女,能成金液還丹,終不知真鉛真汞是何物色。”說明張伯端當時即熱衷於道教的研究。張伯端年長“為府吏”,(3)後因“縱火將所署案卷悉焚之”故“按火燒文書律遣戌”。張伯端坐累滴嶺南兵籍後,由於科場失意,官場無望,遂在“晚年浪跡雲水(今廣東樂昌縣),訪求大道”(5)。治平年間(1064^1067)適逢余杭陸介夫知桂州,因而得以“引置帳蔔,典機要”(6)。熙寧二年(1069),陸介夫改知成都,張伯端隨同前往,在成都夫回寺遇異人,“以夙志不回,初成愈格,遂感真人授金丹藥物火候之訣”(7)。這樣,把得到的秘訣同以前所學的內丹法要相印證,則不明之處頓時“霧開日瑩,塵盡鑒明”(8)。陸介夫死後,張伯端“轉秦隴”(9),依于馬處厚於河東,並“修煉於漢陰山中”。(10)在這期間經過一番努力,遂于熙寧八年(1075)寫成了在內丹學上佔有重要地位的代表著述—《悟真篇》,闡發其所學和加以發展的先命後性的煉養思想。《悟真篇》著成後,張伯端在傳播過程中,由於傳承非人,經歷了三次磨難,但最終還是分別傳給了扶風人馬處厚和石泰,使之得以在世流傳。元豐五年(1082),年九九歲的張伯端在百步嶺(11)“天炎浴水中”(12) 跌坐而化,並“用火燒化得舍利千百,大者如芡實,色皆紺碧”(13)。 根據史料記載,張伯端年輕時,雖然熱衷於道教和道法的研究,但對內丹丹法,始終不得其要領。五十歲以後,由於世態炎涼和仕途的失意,從而對道教的信仰愈來愈強烈,急切嚮往神仙的生活,卻因生活上的小事,引起內心對社會的不滿,結果落得遣戍嶺南,幸遇陸介夫,張伯端才得以托身幕府,但此時的他已經是一個白髮蒼蒼的老翁了。熙寧二年,八十五歲高齡的張伯端終於遇到了明師“得金液還丹之妙道”,使自己在精神和思想上獲得了解脫。而熙寧八年完成的《悟真篇》,終使張伯端成為了一派宗師。
石泰(1022~1158),宋扶鳳人,字得之,號翠玄子。初以縫紉為業,但素慕正宗,參訪真道,後在鄴州酒肆巧遇張伯端,伯端見其仙風道骨,乃授以金丹大道。石泰得道後,常以醫藥濟人,不受其謝,惟願植一杏樹,久遂成林,人稱為“石杏林”。石泰成道羅浮山,苦修至一百三十七歲而終,被一尊為南宗第二祖。
薛道光(1078~ 1191),宋陝西雞足山人,名式,一名道源,字太源。年輕時以縫紉為業,後出家為僧,法號紫賢,人稱毗陵禪師,在留居長安開福寺期門,參長老修,頓悟無上秘密圓明真寶要法,並因觀桔棉有感,念談禪不能長生,遂轉而雅好金丹導養,探求性命雙修之術。宋徽宗崇寧五年(1106),遇石泰,授以《悟真篇》,從而潛心修道,號稱紫賢真人,以一百一十四歲壽終,被尊為南宗第三祖。
陳楠,字南木,道號翠虛,生卒年代不詳。宋惠州博羅縣人(今廣東惠陽),曾以盤攏箍桶為業。初遇紫賢真人薛道光,得太乙刀圭火符秘訣。後遇黎姥山神人,傳以景霄太雷琅書,遂以丹法和雷法行於世。傳說能驅狐鞭龍,浮坡濟湍,並經常以符水撮土為丸,療人疾病,因此,人號泥丸先生。由於他承傳張伯端的金液內丹思想,所以後人尊他為南宗第四祖。
白玉蟾(1194~1229)南宋道士。本名葛長庚,瓊州人(今海南島瓊山),字如晦,號海瓊子,後繼為福建侯官白氏子,遂改名白王蟾。白玉蟾年幼時聰穎異常,十二歲即舉童子科。他博洽群書,善篆隸草書,工畫梅竹,後因“任俠殺人,亡命之武夷”,毅然求道于陳楠,學內丹丹法及雷法。從此改裝道士,追隨陳楠雲遊華南各地九年,始及其道。陳楠死後,白玉蟾來往于羅浮、武夷、龍虎及天臺等山,傳道授徒,井建立了小規模的教團。嘉定七年(1217),得彭扣與留元長為弟子。嘉定十五年(1222) ,赴臨安征詔,此後即歸除著述,不知所去。白玉蟾繼承和發展了以精、氣、神為核心的內丹丹法,特別是把張伯端用禪宗的“即心是佛”來比附道教“養性全命”論的理論發展及更細密、更禪宗化。遂成為南宗道禪合流一派的代表人物,稱作瓊琅紫清真人,後人尊為南宗第五祖。
南宗五祖中,以張伯端和自玉蟾最為重要,張伯端認為儒、釋、道同源,宣導“三教一理”,主張以修煉金丹為主,創立了道教南宗的一整套理論,而白玉蟾則繼承、發展了張伯端的理論,少仁加以光大和發揮,逐步建立、形成了南宗的組織形式。其餘的石泰、薛道光、陳楠三位,雖然都得到了內丹丹法,但他們在南宗的煉養思想學說中,僅僅是守成和傳承而已,沒有自己新的發揮創造。總之,南宗五祖的金丹理論開創了道教修煉的新思想、新體系,對宋以後中國道教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三】南宗代表著作
南宗自張伯端開始,其主要人物都有著作流傳。張伯端有《悟真篇》、《玉清?帶青華秘文金寶內煉丹訣》、《長生要義》和《金丹四百字解》,石泰有《還源篇》,薛道光有《複命篇》,陳楠有《翠虛篇》,白玉蟾有《玉隆書》、《上清集》及《武夷集》等。
以上這些著作中,《悟真篇》體現了張伯端煉養思想的總成,是南宗的代表著作。張伯端在書中力主內丹,視外丹黃白為旁門邪術,主張按照萬物化生的法則,反其道而修煉自己的精、氣、神,書中還吸取了老子的一些哲學思想,利用它來說明內丹的修煉方術,井加以深化和發展,使之成為自己內丹學說的理論墓礎。他還順應當時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潮流,公開標揭道禪合流的旗幟,以修煉性命之說來融貫諸家學說。《悟真篇》宣揚內丹修煉,還從傳統的“人身一小天地”的天人合一哲學觀出發,它以人的自身比做修煉的鼎爐,以精氣為藥物,月神為運用的火候,循行一定的經絡,經過一定的步驟,使精氣神在體內凝聚不散,結成內丹。內以去疾健身為初效,延年永壽為中效,“陽神”升為最高口標。具體修煉是收心斂性、養黑守神、無欲無念三個過程。這三個過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一二生三、三生萬物”(14)的逆行,即重新由三而二、由二而一、守一而歸無,最後歸於萬物之初的“道”。亦即所謂的命功(收心斂性、養黑守神)和性功(無欲無念)。實際上就是氣功。
《悟真篇》傳世本很多,作注者不乏其人。最早的注本為薛道光的《悟真篇注》,但據元初戴起宗考證,所謂薛注,實際上是翁葆 光所注,乃是坊家為擴大影響假名于薛。除此以外,宋代為《悟真篇》作注的還有葉文叔、陸子野等數家。元代為《悟真篇》作注的有上陽子陳致虛。而空玄子戴起宗則作有《悟真篇注疏》及《悟真篇注辨》。明代為《悟真篇》作注的有一壑子彭好古,晦卿李文燭等。作序的有潛虛子陸西星。作異注的為九映道人甄淑。清代會稽人存存子陶素相作有.《悟真篇·脈望》。其他為《悟真篇》作注的歷代大家還
有夏宗禹、張位、朱元育、劉一明等。清董德寧另輯有《悟真外篇》。
《悟真篇》自產生以來,一直廣為流傳,但由於給它作注的大家很多,加上時代久遠,故所傳版本比較紊亂。我們今天看到的已不是原來的編排本。據杭州大學翁士勳 先生考證及同《悟真篇》中張伯端自序相印證,可知 《悟真篇》本來的編排面目應該是:
正文:自序
七言四韻十六首,以表二八之數,
絕句六十四首,按周易諸卦,
五言一首,以象太乙,
西江月一十一二首,以周歲律。
附:讀周易參同契,
贈白洞劉道人歌
石橋歌
再序
也就是說,跟此編排面目不一樣的注本,當是好事者所“改編”和“補充”的。
【四】南宗傳承關係
關幹南宗的傳承,明人都印撰的《三餘贊筆》是這樣記載的:“其南宗者,謂自 東華少 君及老腆之道,以授鐘離權,權授唐進士呂真,遼進士劉操,操授宋張伯端,端授石泰,泰授薛道光,道光授陳楠,楠授白玉蟾,玉婚授彭招”。另據南宋王慶升《三極至命鑒蹄》載:“天臺怡真先生滴自紫陽真人,宿德不渝,感西 華 夫人發樞紐,而授之以口訣。道成,授杏林石泰以《悟真篇》、杏林道成,授紫賢薛道光以《還元篇》。紫賢道成,授泥丸真人以《複命篇》,泥丸道成,授紫清真人白玉蟾以《翠虛篇》。厥後之聞道者,紫清之徒也。”再據元戴起宗《<悟真篇注)辨》:翁葆光“亦真人的派”,“真人傳石杏林,杏林傳紫賢為第三代,此世之知者也;真人傳廣益子,廣益子傳無名子,亦為第三代,此世之罕知也”。從以上記載可看南宗初期的傳承關係。下面這個傳承關係表(一)中,大略分為二派:石泰、薛道光、陳楠、白玉蟾等嫡傳弟子屬於清修派。主張“藥物”具足千自身、應一己獨修。廣益子劉永年,無名子翁葆光等別傳弟子則屬於男女雙修派,包括陳達靈、陸子野、戴起宗、陸西星等。其理論和修煉方法與清修派相似,唯獨以為“真鉛”須取之於同類異性之身。
南宗傳承到白玉蟾時,是為最興盛時期。其時,由於白玉蟾的努力,南宗理論傳承有人,教團組織也初具規模。
上面表(二)中,以王金蟾一系尤為興盛,其中李道純較為重要。李道純,字元素,一號清庵,又自號瑩蟾子,都梁(今湖北武岡)人。其學及王金蟾授受,並兼取北宗。道成後,精研道意,廣授門人。他謂丹道之玄關即“中”字,能“致中和”則“四大咸安,百骸俱理”。由此成為南宗“中”派的開創者。李道純著述甚豐,主要著作有《護命經注》、《大通經注》、《洞古經注》、《清靜經注》、《清庵瑩蟾子語錄》、《中和集》《周易尚古》等。除了嫡傳和別傳兩支體系外,張伯端還有一個體系,其傳承次弟為張伯端傳馬處厚,馬處厚傳張坦夫,張坦夫傳陸師閨,而陸師閡則傳給了陸彥孚。這體系由於傳承者非宦即官,因此流傳不廣。 另外,據《道教大辭典》載:張伯端“丹成返台州,傳道授徒”。這個記載,使我們可知張伯端在台州還有一個傳承體系。但這一體系,由於種種原因,已失之記載,無據可考。以後,由於南宗後繼無人,亦因全真道獨興,加上兼通南、北二宗的上陽子陳致虛以其內丹理論,極力融合二宗。自此,南宗統歸全真,與全真道合流。
注:
(1)明宋諫《送許從善學道還閩南序》(2)《呂祖全書》(3)《臨海縣誌》(4)同上
(5)《道教大辭典》(6)陸彥孚《悟真篇住 ;(7)《悟真篇序力(8)同上
(9)《悟真篇注》(10)《道教大辭典》(11)今浙江臨海百步
(12)《天臺山志》
(13)《天臺山方外志》(14)《老子》四十二章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