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卯年新春“佛子行三十七頌”參學筆記 ─ 3
第十二章 自他交換─少關心自己的利益,將幫助他人放在較高的順位上。
第十三章 面對逆境─別害怕挫折,因為挫折的經驗,能幫你有效策劃未來的藍圖。
第十四章 降伏自心─去除對所愛的貪著,是一項有效斷除自身煩惱的方法。
第十五章 六度波羅密─真正體會到眾生的苦,以便會奮不顧身,勇往直前的去幫助他們。
第十六章 避免過失─隨意的批評沒有任何的用處,只是徒然增加他人與自身的距離。
第十七章 要點與迴向─人生中的福德資糧,是靠著一點一滴的善行所累積。
◎問:「當身受的覺受強烈時,怎辦?」
●師教示:「當身受的覺受強烈時,還是得回到身念住來開始修,觀身不淨─確定身不為我所做主、是因緣臨時的組合─是天生自然,因緣所生、因緣所滅的組合、是由地水火風這四大所引動,對火(溫度)及其他三大的感覺;而心若夠柔軟,就不會在意這些身體的反應是如何,再從過程中練就“不動心”。」
◎問:「自他交換,怎麼行持?」
●師教示:「善護菩提心─願意將最好的給最需要的人,就是一種自他交換,這是迴向出去的必經過程。在修持過程中,必會恢復一些能力,就如同賺錢後去佈施那般自然。」
「這也是南宗一種特有的裁接法,也是地母法,在身受上就是走中道─“練心養性息歸根”,練心就是想法、念頭,在人的頭上(頂輪),養性在下腹(海底輪),息者氣也,將氣歸集在氣海(八卦爐鼎)。
◎問:「一人一世界,為何無法讓內心的世界獲得溫暖,到底在執著什麼?要如何修正?」
●師教示:「一個內在自卑的人,他的情緒變化通常會較大,人為了要隱藏自身的缺點,才會做了種種掩飾的行為(生氣與憤怒),而每一種情緒,都是內心不乾淨的來源。當不乾淨的事一一浮現在心的表層時,就要將之過濾(也就是懂得返觀自省),從觀察自心開始,該去做適度的表達就去做。壓抑會傷己、縱容情緒的發洩,則會傷人,這都是過與不及的不良示範。」
「情緒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哭與笑或是生氣…,當被口出惡言受責罵時,就要更加恭敬他;當受人侮辱時,不接受就一笑置之,就過了。若是生氣,就表示你接受他的侮辱,所以你才會生氣,那就更傷害自己了。別跟不對的人講對的話,勸人到最後其實回來勸自己。」
「每日藉由呼吸來觀察內心的真實相,找回清淨自身;以呼吸來開啟內心真實的自己,觀照自己心態的變化,要過快樂或悲傷的日子,由自己決定?要知道心情的起伏是一種傷己又傷人的方式。充滿焦慮與敏感的人,就決定要走上“內觀”這條路,這樣才能淨化自己的身心。」
◎問:「修行的起點是什麼?」
●師教示:「修行就是一種善惡二元對立的起修。“悟後起修”─開悟後才是修行的開始。觀想本尊的慈悲、行願、善行,並努力去修持。」
◎問:「什麼叫輪迴?要如何轉?」
●師教示:「輪迴其實是一種當下心的作用。源自每個人很迷惑的思維(心意識的作用),故須對治己身的貪嗔癡,就能避免落入輪迴的種子。但輪迴也是一種虛幻,來自內心的想像與妄想、執著有關。」
『如密勒日巴尊者曾說:「證得果位的三個金剛釘是─輪迴不須置他處、涅槃不須他處求(清淨心不假外求)、我確定自心即佛。」
「每日將自己的好壞都做記錄,轉自己的惡念為善念,對治的是自己的心。對人寬容、對己嚴格,心情不好就是做壞事,心情太好、太過,就是放縱己心行淫欲;若是自己心情不好,又讓他人也跟著情緒差,那麼就是殺生了。」
「心易被三毒所動搖,心為渡船,一條渡生死輪迴、苦惱的船,所以若是“無心,才是道”(無心即是無邪心,只持正知正見的真心)。
南無觀世音菩薩!
雖見諸法無來去,唯一勤行利眾生,
上師觀自在尊前,恆以三門恭敬禮。
正等覺佛利樂源,從修正法而出生,
修法復依明行要,故當宣說佛子行。
第一頌
此生幸得暇滿船,自他須度生死海,
故於晝夜不空過,聞思修是佛子行
第二頌
貪愛親方如水動,嗔憎怨方似火燃,
痴昧取捨猶黑暗,離家鄉是佛子行。
第三頌
遠惡境故惑漸減,離散亂故善自增,
心澄於法起定見,依靜處是佛子行。
第四頌
常伴親友還離別,勤聚財物終棄捐,
識客且遺身捨去,捨現世心佛子行。
第五頌
伴彼若使三毒長,並壞聞思修作業,
能轉慈悲令喪失,遠惡友是佛子行。
第六頌
依彼若令惡漸減,並壞聞思修作業,
則較自身尤愛重,依善知識佛子行。
第七頌
自身仍陷生死獄,世間神等能救誰?
故於依止不空過,皈依三寶佛子行。
第八頌
諸極難忍惡趣苦,能仁說為趣業果,
故雖遭遇命難緣,終不造罪佛子行。
第九頌
三有樂如草頭露,是須臾頃壞滅法,
故於無轉解脫道,離希求是佛子行。
第十頌
無始時來憫我者,母等若苦我何樂,
為度無邊有情故,發菩提心佛子行。
第十一頌
諸苦由貪自樂起,佛從利他心所生,
故於自樂他諸苦,修正換是佛子行。
第十二頌
彼縱因貪親盜取,或令他奪一切財,
猶將身財三時善,迴向於彼佛子行。
第十三頌
吾身雖無少過咎,他人竟來斷吾頭,
於彼難生難忍悲,代受罪是佛子行。
●師教示:「一般人遇到不快樂,心就不歡喜,要行佛子行就不能這
樣。」
第十四頌
縱人百般中傷我,醜聞謠傳遍三千,
吾猶深懷悲憫心,讚他德是佛子行。
第十五頌
縱人於眾集會中,攻吾隱私出惡言,
於彼還生益友想,倍恭敬是佛子行。
第十六頌
我以如子愛護人,彼若視我如寇仇,
猶如母對重病兒,倍悲憫是佛子行。
●師教示:「先看著他受苦的心,再去了解他。」
第十七頌
同等若諸寒微士,雖懷傲慢屢欺凌,
吾亦敬彼如上師,恆頂戴是佛子行。
●師教示:「這是修慈悲觀。」
第十八頌
雖乏資財為人賤,復遭重病及魔侵,
眾生罪苦仍取受,無怯弱是佛子行。
第十九頌
雖富盛名眾人敬,財富量齊多聞天,
猶觀榮華無實義,離驕慢是佛子行。
●師教示:「第十八與十九頌就是告訴我們,過度的富與貧,都是修道的障礙。」
第二十頌
倘若未伏內嗔敵,外敵雖伏旋增勝,
故應速興慈悲軍,降伏自心佛子行。
●師教示:「內在的貪嗔癡未降伏,外在的境界就會被引起。」
第二十一頌
五欲品質如鹽滷,任幾受用渴轉增,
於諸能生貪著物,頓時捨是佛子行。
●師教示:「若能轉境,即同如來。」
第二十二頌
諸所顯現為自心,心體本離戲論邊,
知已當於二取相,不著意是佛子行。
●師教示:「心與外境同一性,外境是內在心所感召,遠離外境,就
是在境界中不起任何染著。」
第二十三頌
設若會意悅意境,應觀猶如夏時虹,
雖現美麗然無實,離貪著是佛子行。
●師教示:「自心變化,內心牽纏,自心要懂得調伏,要知道離境是
需要的,心境是必要的,遇喜時要知是暫時的,遇苦時也要知都會過去的。」
第二十四頌
諸苦猶如夢子死,妄執實有起憂惱,
故於違緣會遇時,觀為虛妄佛子行。
●師教示:「要懂得肯定內在佛性,還是要回去面對自己的所緣處,要知道會煩是因自心起煩燥憂惱,而非看到對方才煩。」
第二十五頌
求覺尚需捨自身,何況一切身外物,
故於身財盡捨卻,不望報是佛子行。
第二十六頌
無戒自利尚不成,欲成他利豈可能,
故於三有不希求,勤護戒是佛子行。
●師教示:「持戒就是行十善。佛子行就是以慈悲心、柔軟心去助人。」
第二十七頌
欲享福善諸佛子,應觀怨家如寶藏,
於諸眾生捨怨心,修安忍是佛子行。
●師教示:「在逆境起嗔恚,在順境起貪欲,那就無法修安忍。」
第二十八頌
唯求自利二乘人,猶見勤如救頭燃,
為利眾生啟德源,發精進是佛子行。
●師教示:「精進是修行的根本,但要正精進,別邪精進,所謂的邪精進,就是要証明自己比別人厲害,那就錯了。修精進要行四正勤─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止,已生善令長,未生善令生。」
第二十九頌
甚深禪定生慧觀,能盡除滅諸煩惱,
知已應離四無色,修靜慮是佛子行。
第三十頌
無慧善導前五度,正等覺佛不能成,
故具方便離三論,修智慧是佛子行。
●師教示:「第二十五頌至第三十頌是修菩薩的六度萬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第三十一頌
若不細察己過失,道貌岸然行非法,
故當相續恆觀察,斷己過是佛子行。
●師教示:「從生活中去體察自心,要知道內觀是將心放在自己身上。」
第三十二頌
因惑說他佛子過,徒然減損自功德,
故於大乘諸行者,不道彼過佛子行。
●師教示:「以同理心與對方有良好的互動,即能不道彼過。」
第三十三頌
貪圖利敬互爭執,聞思修業將退修,
故於親友施主家,離貪著是佛子行。
第三十四頌
粗言惡語惱人心,復傷佛子諸行儀,
故於他人所不悅,絕惡言是佛子行。
第三十五頌
煩惱串習則難治,勇士明持念正器,
貪等煩惱初生時,即摧壞是佛子行。
第三十六頌
隨於何時行何事,應觀自心何相狀
恆繫正念與正知,修利他是佛子行。
第三十七頌
勤修諸行所生善,為除眾生無邊苦,
咸以三輪清淨慧,迴向菩提佛子行。
我依經續諸論典,及眾聖賢所說義,
為欲修學佛道者,撰佛子行三七頌。
才淺學疏文不精,碩學閱之難生喜,
然依經教聖者故,佛子行頌應無誤。
然佛子行諸巨浪,愚鈍如我難盡測,
故祈智者慈寬恕,違理無開諸過失。
吾以此善願眾生,皆發真俗菩提心,
不住有寂得自在,咸成護主觀世音。
● 師教示:「在這新的一年裡佛子行三十七頌,就是修學重點。要消除自己的貪嗔癡,勤修戒定慧,首要恢復的是孝道,而佛子行三十七頌就是落實版的功課,並記得要將每日所學迴向給大眾。」
「付出不難,難在願意去落實,修學時,就是要放下自私自利的家,脫掉自私自利的外殼,走向菩提行。」
「要記得你的心可以改變行為與環境,而外境也會隨著你的心去變化。」
以上是辛卯年新春 正月四日 第三天的課程筆記。
─ ─ ─ ─ ─ ─ ─ ─ ─ ─ ─ ─ ─ ─ ─
阿霞道歉啟事:
此次整理“佛子行三十七頌”的參學筆記,是我上課時所抄的筆記,
再加以整理而成的,所以自估大約整理百分之六十的上課資料,勉強
及格而已,但沒有一百分就是零分,所以仍是零分掛點。
在第三天的上課課程,礙於時間的不足,所以課程進度以點趕,以致
在最後的頌文解說,整理起來顯得有點斷章取義,若是在場的同參
道友來看,應是明瞭個中意義,但上網觀看的網友,在看頌文解說時,
怕會有連不起來的突兀感,在此先行表達最大歉意!
─ ─ ─ ─ ─ ─ ─ ─ ─ ─ ─ ─ ─ ─ ─
師交代:
「“佛子行三十七頌”是今年的學習重點,若是在日常生活中,有遇
到挫折、阻礙時,請上網多看幾遍此篇筆記,就可以找到自己究竟
犯了“佛子行三十七頌”中的哪一項沒做好,進而能從中去改進。」
祝
道業日進
阿霞恭敬整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