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二次學習心得報告


在聽完中庸的課程後,要交第二次的報告,還是寫不出來,從以前其實最不喜歡上的是國文課,因為都是一些文謅謅的文字,而且又很多的成語,所以就設定自己不喜歡、聽不懂,我只聽得懂較簡單、平常的話語,所以每次要交報告都不知怎麼寫,都整理不太出來,都拖到最後才交出來。


如果問我聽了這堂課的心得是什麼,而妳又懂了什麼呢?我會回答,我不知道吔,因為我上完課就不記得了!我只知道中庸所講的道理都是平常在日常生活中顯現出來,但這個道理都知道,但落實時總是用自己過往的毛病及習氣來過日子。在上課的過程中,聽很多的道理,也學的很多,但生活中一點小小的檢驗,哇,什麼都不會用,還是跟著以往的習氣來過日子,但境界來了知道,但還是沒辦法止息下來,只會用自己的情緒而走。


雖然已有慢慢的從中有在改正不好的習氣和毛病,但情緒還是亂,這陣子看到自己還是常常把那不耐煩的情緒給展現出來,但演技不好,別人都看的出來,而自己更加的清楚的知道情緒來了,而就是不去把它止息,也不去真正的把它看清楚,我是怎麼了,為什麼一直都被我的情緒給捉著走,為什麼讓自己一直處在這樣的情境呢?所以一次又一次的來提醒自己,原來自己還是情緒、脾氣很糟。


雖然一次又一次的看清自己又這樣了,還是會提醒自己,不可以這樣,不行不行,會被我壓下來,但這都是靠忍耐、壓迫自己。老師常說:當情緒、思想有不好的想法,靜下來思考自己,是不是欠缺一個瞭解別人的心,先用心去關懷,用愛去實施,真正要求無愧於心,如果求滿足自己的私慾那是在害自己。


原來我都不會為別人想,所以會常常生氣、不耐煩,都只用自我主觀意識去判斷好和壞,而不會以別人那一面來思考,人家也是盡心盡力的做事呀,他們也有他們要處理的程序呀,但我為什麼會為了不合我的意而來生氣呢?何況別人也沒有錯呀,只是自己執著而己。在家庭中、生活中、學習道場中,每個人都有所扮演的因緣,只要把自己本分做好,不必管別人做的好不好,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保持住自己的道心,對呀,這才是最重要的吧!


我也知道自己最大的毛病是愛生氣和自信心不足,但修學這條路讓我學習了很多,或許兩者都有很大的改善,但境界來了還是0分。人會生氣是因為心裡有很多的意見,而我又沒辦法表達出來,只能自我的壓迫,而導致內心有怨氣,而瘋了的時候就會想為什麼我要承受那麼多的壓力呀(明明就一直把它擔著而不願意放),都是我自己想不開吧。從舊筆記本中看到了老師曾經說過「生活中的磨難可以讓自己成長,選擇接受、面對就成功了!若是〝怨〞就落入人間地獄了」。


  生活中所面對的課題,都是讓自己有所成長的。而我在面對事情時常常去乎略自己的起心動念,內心都有很多的嘀嘀咕咕,影響到自己的情緒,也時常放過自己的念頭,不去理它,其實說真的就是懶的去整理自己的思緒,這是我要多去觀察的。


  也感謝石老前輩的課程,也要為自己內心對老前輩的不敬在此感到抱歉,因為自己的分別心太重,而產生了排拒,但自己的心態調整過後,才真的感謝老前輩的付出,才讓我們有那麼好的課程,讓我了瞭解中庸。


                       如雯


 


洪江師兄評語:與妳有同樣的毛病,生悶氣與沒自信。生悶氣又不敢與人硬幹,沒信心又好強與人爭,後來看清自己習性,做事不急,遇急才升起燥性。只要能急事緩辦,就可慢慢磨掉燥氣,悶氣一除心寬自然不與人爭。


陳姵羽師姐評語:屬調整自我個性的階段,所以把「我」太過度在意了,導致「中庸」課程學習上會有聽了便輕易忘的狀況產生。建議:別把事情複雜化,做起事來會簡單輕鬆多,加油!


◎此次所選擇是寫的較不好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文昌會館 的頭像
    文昌會館

    文昌會館

    文昌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