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天壇學苑10.25人生指南-道德淺言(體.相.用)-1


◎問:「請問什麼叫“體.相.用”,可否簡示其差異性?」


師教示:「“體.相.用”簡單的說,體是體會、相是效法、用為實踐。修行是有次第的,過程中要先體道→悟道→行道→證道最後才能得道。不論儒、釋、道或是基督教,其先聖先賢都是從大自然的法則中去找到真正的實相,那麼大自然的真相是什麼呢?那就是沒有固定的答案,但有一定的法則(之又玄,眾之門) ,也就是無私的奉獻與包容,也是博愛與慈悲喜捨


天地萬物及陽光、空氣、水乃至花草樹木,都不會因為你是好人或是壞人而對你有所分別,是人的心起了種種分別意識,才讓萬物有美醜、好壞的差別(境緣無美醜,美醜在人心)


古時的先聖、先賢,如佛陀、耶穌與老子,雖為各教派的祖師,但其實也是指人的內在(人的本心),而非只是一尊神像。


如前節課說過,佛陀教我們要由下而上的依序修持→見至空性法界,過程則依三十七道品、三法印、四聖諦證到苦、空、無常、無我,這就是“道相(從有為到無為)


而在依序漸進的過程中,耶穌基督所倡導的“博愛”,就猶如佛家所說的慈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般,當修學到一定程度時,定要生發起菩提心,而不是當自了漢,所以在行菩提道心時,就會需要種種的方法來體現,此為“道用(不斷的如太陽光般的發光、發熱。)


再往上修持找到如老子所言─道法自然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找到道的本體原為清淨無染,此為“道體(從無為至有為)


佛、耶穌、老子此三者說來雖同,但體.相.用各自有別,法音流轉各有玄妙,端看各人用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文昌會館 的頭像
    文昌會館

    文昌會館

    文昌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