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辛卯年 三月一日 上課筆記─佛教醫學二


●師此次重點教示,提醒同學們:


「一、做事時,千萬別為了要表現自己的才能才去做。」


「二、別因為所做的事,不為他人所稱讚,就不去做。


或是別為了想獲得稱讚才去做,要去做該做的事,。」


「三、做自己高興的事,別去做有壓力的事。」


 


◎問:「什麼是命、運與靈,而人的體質會變嗎?如何改變?」


師教示:「“命”是由父精母血結合後所造,是父母所給予的。“運”是時間自然運轉時,所給予每個人生命值所產生的不同變化。“靈”是上天母娘所付予的那一點靈識。」


「而人的體質是會隨著時間(新陳代謝)與個人造作而產生變化。如青春期、女人的懷孕與生產,或是更年期…等,都是會因時間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體質變化。另一種是過度糟蹋或是保護自己的身體,也會令體質產生不同的變化。」


生命應是自己可以掌握,不應該為鬼神所牽絆,每個人都應該可以做自己的生命真正的主人。在因緣裡,你的覺性附著在生命體裡,所以不應將之隨意交在他人手裡。這才是生命的實相。」


「佛教醫學是自然存在的,就是透過放鬆來達到治療的目的。上一節課既以提到,人生有種種的苦,所以在因緣裡當你生病了,要懂得放鬆,或是聽音樂、或是休息睡覺,總之唯有讓自己能放鬆,病才可能好,否則藥吃的再多,人無法放鬆,新陳代謝不良,這病拖著何時得以痊癒呢?透過疾病,透過對苦的了解,你可以在苦裡跟著苦學習,去了解自己身心的狀態。是身痛在苦?還是心的執著在苦?是心的執著在苦吧!透過心的放鬆,自能得解脫(是慧解脫非定解脫)。」


「但心的放鬆並不代表病當下就好了,而是當你不再執著,接受這病苦的事實,並去做適當的對治,才能真正的將此病醫好;而不是病急亂投醫,不明就理的將生命的自主權,交在他人手裡。」


 


◎問:「佛教醫學是以什麼方法,來做救療?」


師教示:「佛的救療法是以“緣起法”來對治。在時序的安排下,自然緣起的,凡事順著緣,在緣起緣滅中去真心對待,才知道原來佛法竟是可以如此的輕鬆。如在生活上要真心的對自己、愛自己,才能真心無私的對他人,否則,那份自以為是的愛,是會苦了自己與對方,因為執著了…,就會有強迫性的給予與接受,那可就真苦了(有強迫性就非順緣)。」


要破除人的根本原罪─貪、嗔、癡,就要修持戒、定、慧戒、定、慧這三者須同時俱足,非單一修持而能成就的。如守戒守的再好,若是無智慧當前導,則這個人也會變的難相處,因為在要求自己的同時,也會以同樣的標準去要求來者,那麼這個人也會變得難相處,就會有了孤寒之相了。」


人會生病,撇開因果的論點不談的話,就是要找出病因與抓出病根,而這一切的發生均與五蘊六塵有關。」


「例:人的鼻子是身體中很好的過濾器,如臉部有四個鼻竇加上後腦的泥丸也是一個濾清器,共五個。人若是有鼻炎,就會有腹脹的問題,那麼長期下來,若不去面對與處理,只當鼻子不通是小事,那麼身體怎可能會好呢?故每日自己清洗鼻子,是很重要的事。」


「若是平日飲食口味太重,鹽份攝取過高,就常會引起甲狀腺功能障礙(或是副甲狀腺)的問題,或是不足、或是低下,甲狀腺素也是人體一種很重要的荷爾蒙,若失調了,是會令人的情緒無法穩定的;並且致使平日說話時,無法從海底輪往上共振來發聲,以致若是音量須稍加大聲時,就只能用喉腔的力氣去說或嘶吼(易口乾舌燥),所以說話時,頸部有青筋外浮的現象。」


「以上提了鼻子不通與甲狀腺的問題,就是要我們要懂得回來觀察所緣的關鍵點在哪兒?故希望各位知道,仙佛原是人所做,只是人目前無法了解“緣起性空”的法則,故要有正知、正見才能修戒、定、慧三學,這是有次第性的。如“醫方明”─就是佛陀按照緣起法來貫穿一切事,讓一切事能自然穩定。」


 


◎問:「如何在“色受想行識”這五蘊裡分辨,何為身與心不同的狀態下,所產生的現象?」


師教示:「人從眼耳鼻舌身意所感知的種種覺受,而有色受想行識的不同變化。色蘊為身(色身)的體察,以四大─地水火風加空性與見、識這七個,觀察這七種變化對這個色身所造成的影響,如密宗的中觀論就是在說“色法”,而受想行識則歸為心意識變化的無常性,也就是佛陀所說的“心法”(以唯識學講的最多)。」


 


◎問:「既有色法,如何調此色身?」


師教示:『要對治“身”的問題,即以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識去→再去(思維)→進而學專注,能專注有了粗淺的定功,才能,再回來觀看自己的六將六識做一一的對治(此時幻境多,妄想、分別、誘惑也多,要真看破才不會著了)→這時才能說見著一點空性,才能見到那麼點心光,才稱得上有“結聖胎”。』


「其觀察重點在於從四大調起(地水火風),四大若不調,疾病就產生,而人的身體也須與環境和平共處,一旦不適應(如水土不服),人也就病了。如水與火是相對的、如土與木是相剋的,火大不調─會發冷、發熱,水大不調─盜汗,土大不調─會瀉肚子或是骨頭酸痛,風大不調─呼吸不順,四大不調,除了色身受累外,也表示受想行識這種種心意識的變化裡,定有其過不去、看不透、放不下的點,所以才會生病了,所以佛陀才會以心法來治病。」


「對付四大,要清楚的知道自身的變化,藉由色身的調伏回到心的調和,知道要回來調伏的永遠是自己,了了分別則智慧自現,不假他求。其做得到的重點在於要堪破四大,要如何堪破呢?就是別只想用祈求的心去獲得好處,而不想捨、不敢捨,執著了就空不了了。」


「當開發出觸功德後,以密宗所教示的“自他交換”─即身成就(或稱大圓滿)為代表。佛法是心法,必須去感同身受眾生的苦、是菩薩的行者,就必須“含靈寸動”皆與眾生同步,不輕視任何一位眾生;如法華經中所示“常不輕菩薩”所表現出不輕視任何一位所緣,因為每一位眾生皆是佛;所以要學著如蓮花般的柔軟,若不能真柔軟,就無法真自在。無論是色法或心法,都是教我們要懂得回來思維與體察己心的變化,方能稱“妙觀察智”。」


 


◎問:「佛陀所說的心法,如何調人的受想行識?」


師教示:「例如:念佛法是屬於想蘊的法門,若能從憶念佛陀的慈悲與善行,念佛就會很快樂;故當人能從平日眾多的雜念中,直持一念“阿彌陀佛”至無念而念,自能得成就至阿彌陀佛的清淨國土。(在受蘊與想蘊間去體認)


「如禪宗就有即心即佛、是心做佛的觀念,這就是在心意識上著墨,而用四大─從地水火風的變化中,去對治這個色身的無常性。如四念住中,頭一個觀身不淨、觀受是苦,就是從中去了解苦的實相本質,進而知道觀心無常的變異性,再知曉觀法無我,了解這一切世間所看的到、摸的到、感受來的一切,均是苦空→無常→無所有,而不必多所執著。」


「受想行識這些心意識裡過不去的怨賊,比身中的毒蛇更厲害。如失戀,為何會令人身受苦、心受累?也不過是不愛了,並非被對方拿刀所壓迫,怎會那麼苦呢?這都是心意識所設定的執著點過不去,來影響色身,並產生種種不舒服的覺受。」


「生病了,受了就別再去行,讓受止於受,過了就好,或是受不了去找醫生醫病。透過己身對心意識的觀察與身的調和,學會先面對→接受→處理→放下,懂得“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反觀自省,讓一切念止於至善地,則人有怎會生病呢?」


 


◎問:「什麼叫無住生心?」


師教示:「禪宗至六祖慧能大師時,有分北派(神秀一派)與南派,北派要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南派指“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都對!但看自己目前存心為何?北派要人時時回來反觀自省,當下雖已承擔,但仍須回來觀照自心,才知時時修正。南派是當下業已“直下承擔”,既已承擔,何須多言?因為已經承擔過了,就是過了!多說何益。」


 


◎問:「人為何會沒信心?」


師教示:「因為一顆心直持兩端,不行中道。一邊放在過去,對以前的所作所為,無法釋懷;一邊放在未來,想著自己對著以後有美好的憧憬與想像,為了想保有日後的那份美好,而施展不開,所以才會沒自信。該做的是認清自己目前所緣為何?直下面對與承擔即是。要知道,真正的自信是知道自己做好了。」


「人會沒自信,是因為不相信自己原就具有佛心、佛性,是因為放不下心中的那塊自己找來壓迫自己的“大石頭”(想讓自己有所依,想讓自己有向上的動能)那個強烈的競爭心無法放下,所以反而不知所措。這原是過程,但得懂得回來將此塊“大石頭”修整好,愈修愈圓,終致不落痕跡,方稱是個行者。」


 


◎問:「人有三魂,有哪三魂?」


師教示:「有生魂、覺魂與靈魂。」


「生魂─主壽(與壽命有關,生魂強壯,壽元高)


覺魂─主財(覺魂無昧-不迷惘,財源滾滾錢自來)


靈魂清主有子嗣,這壽、財、子俱足,則福祿自到,求什麼?」


「肝藏魂(),肺藏魄(),兩股氣相交於中宮,故想要得財祿,精氣神自要足,精氣神不足,如何得世間財?精氣神不足,表面修的再像個修道人,不懂得煉精化氣,這說不通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文昌會館 的頭像
    文昌會館

    文昌會館

    文昌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