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天7/17(週六):黃龍溪古鎮→雅安→瓦屋山
進入了「黃龍溪古鎮」,不曉得怎麼回事,裡面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都似曾相識、感覺得很熟悉,所以心情也不由自主的輕鬆、愉悅了起來,就連隨便走走看看都覺得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
午餐後,面對親人分離的無助與不安,內心實在是非常的兩極化。(想像的永遠比實際的還來的恐怖,其實擔心是多餘的折磨,如果自己夠獨立、應該不至如此驚慌失措吧!而生離死別是每個人都必須要經歷面對的不是嗎?所以學習相互扶持依靠而不是依賴,是讓自己勇敢的方法,也是我必須要再努力的功課)。
「人常不珍惜與身邊人相聚的時光,總在真正失去後才惋惜,當初沒有把握每一次的相聚的機會...」,這是我當時的心境。而婆婆在公公離開時的不捨與不安,我似乎可以體會得到她心中的那份無助。
因原定要行駛的道路坍方管制封閉了,所以,周師傅必須要帶大家朝另一個方向勇往直前。「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而這輛車實在太大也太重了,卡某個轉彎處無法前進。除了往前沒有退路了,所以大家卯足了勁,集思廣益的挑戰這台大車。皇天不負苦心人的,終於把它跨越障礙、帶領著我們繼續往前走...
大自然的山川水秀,造就了雅安人的單純樸實,過程中雖只是關心的探望卻也見證參與了我們,而這難得一見的淳樸讓人倍感溫馨。
* 第六天7/18(週日):瓦屋山
瓦屋山的美『遠近高低各不同』:山林雲海讓人心曠神怡、湖光山色.瀑布氣勢磅礡,每個角度都是大自然中一幅幅最美麗的畫。
搭纜車觀賞這世紀冰川保留下來的,也是全球最大的一片天然珙桐林(中國鴿子花的故鄉)。此時,雖沒有杜鵑林與它滿山片野的花海景觀,但它選擇了「先天大道」懂得與這片悠悠的原始森林共同榮辱,它的呼吸、脈動早與大地相連跳動著,所以它的平實、獨特也就更耐人尋味了..
沒有一般的繁文縟節也沒有神秘不可與人說的秘密,透過簡單隆重的形式,完成了一場天、地、人的法會,也成就了冥陽兩利的一段天命。顛覆傳統,不同以往的讓我知道:「真正會」為諸佛菩薩做事的人,其實是不用太多的花招與派頭,只要有一顆能與天地相契合的「至誠心」那就足夠了。
「天不言、地不語」,把自己教好、完成了這一身來「代佛宣言」這才是諸佛菩薩真真正正要我們為祂做的事。而偏偏人的一生又好像都是「身體」在主導、心在造作一切。所以當一個人「身體無法作主時」,唯有增長福、慧才能讓「心不顛倒」,修學之路也才能繼續。難怪老師會提醒我們—對於修行的人來說:「靈性的修養是重要的;身體的健康是必要的;智慧的開啟是需要的」。
* 第七天7/19(週一):瓦屋山→望魚古鎮→大慈寺
上山的考題、下山同樣要再次面對,因為這是來回必經的路(過程)不是嗎?通過了一次考驗,再次遇到就能駕輕就手的欣然面對,所以下山的路就也更輕鬆順遂了。(這趟瓦屋山來、回途中見證了團結力量大,而這『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的最佳寫照,想必是藥師佛慈悲的開示吧!)
「望魚古鎮」這已有四百年歷史的「南方絲綢之路的驛站」,飯館、茶館、店舖等等,保存著以前的樣貌,卻不再擁有從前的風光。但難能可貴的是—他們仍保有著人類最原始古老的單純與善良,讓我們這些世俗人,感受到了他們身上所散發出來的「至善淳樸」。
回到市區「大慈寺」近在咫尺,只要願意就能走的進來;只要受教就能得到諸佛菩薩智慧的滋養。「玄奘大師」歷盡千辛萬苦、千里迢迢的把諸佛菩薩的智慧給背回來了、「寶掌大師」教我們學道最重要的有三:「無憶、無念、無妄」、「道隆禪師」傳的是日本禪的源頭、、這些都是四川之旅的至寶。
* 第八天7/20(週二):青羊宮→可愛的家
王師兄成就了大家到青羊宮一遊的因緣,一場簡單隆重的法會,圓滿了一段天命(也讓人了解,只要是真心誠意的為利益眾生做事,就會有人來印證你所做的事)。
出國不算少次,但還是第一次遇到:因飛機引擎有點問題需進行檢修...天哪!是「引擎」有問題嗎?真不可思議怎麼能夠這麼「心平氣和、若無其事」的把它給說出口了...(是呀,老師的話猶在耳邊:時時觀照自己的心思變化,更要懂得適時的放下、回頭、轉念。這既然不是我可以掌控的,那麼緊張什麼?而「無憶、無念、莫妄」!不正是因這麼義正言辭、理所當然的簡單說明安住了大家的心,也因此大夥就這麼的耐心等待著..)一個多小時的「靜候佳音」終於飛機起飛了。
來到香港轉機也是第一次真的要「趕飛機」,就這麼被人一路領著快速的往前跑,一副不容走丟的氣勢...,也真的給我們「追上了飛機」,順利的抵達高雄。領取行李、互相道別後,很快的就回到可愛的家了!
沒有往常出國的疲憊,這是一個真正的短暫休息,因為全身輕盈好像充滿電力似的回到崗位,而原本生活中的一切也馬上輕輕鬆鬆的就緒了。「身心輕鬆、自在」是這趟青城山之旅最真實難忘的感受。
※ 心得感想 ~ ~
這趟出遊一路走來點滴在心頭,而種種因緣讓一群原本不認識、熟悉的陌生人,激發了彼此內心深處最真誠的「感恩心」,更將彼此那個真心緊緊地相扣著。
道法自然,人的一切「悲歡離合與生老病死」,不就是天地萬物的生存之道,一切都是這麼自然、正常的現象。「人」也因有這個過程,身體的細胞會不斷的剝落、再生;而靈性也因此才有提昇及重生的機會。「上善若水」水不爭而利萬物,自然的效法天地萬物,將言行舉止昇華為內在德行還諸於天地,這才是真正的「道」,也是「人」來這世間走一回最主要的天命吧!。
其實很慶幸自己,出生在一個宗教信仰開放又自由的環境裡。而有個明師總會適時的從旁指點,讓人更容易看清、明白所謂的「真修學與假修行」,也讓我們在修學的路上才能更安然、穩健的往前走。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明師難求今已遇」,在修學的路上今生何所求!只願自己能正面樂觀的看待人生,「信、解、行、證」的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理,不問宿命、沒有怨懟,有的是一顆安住的慈心,感恩的面對所有因緣。
金月 受教99/08/08
師回覆:
不曾認知的事物,一旦知曉定然終身不忘懷。
若真得身心輕安,應時時刻刻不離身才對。
請捫心自問為何一回到常態生活中,就又打回原形?
哇! 奇哉! 怪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