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者隨喜功德:
問題能有解決,絕非自身能力過人,該感恩眾生給我們每一次的機會,如果對方願意公開給每一個有相同遭遇的人學習,也是隨喜功德。
在台灣很多地方會在神尊的聖誕舉辦超薦法會,多數人認為法會是將各人過往的家親眷屬或冤親債主透過神的力量集中管理超薦,而不明白法師誦經是要給活著的人聽,要活著的人改,過往的親人過往時,如果沒有功德力往上那麼就是往下受罪贖罪,活著的人業障未盡罪不該死,所以還有機會活下來,藉罪拖命,於是神佛悲憫眾生,讓人們能透過祂們的聖誕記念日提醒世人,希望經由經典反省改過,當活著的人願意改,願意付出,那麼家親眷屬也才有機會,因家人緬懷的孝心附蒙其利。
法會中透過神尊的功德力與慈悲願力,讓眾人隨喜功德,當人願意學習並力行該神尊的願行,那麼勞苦的心,便能於法會當時藉由神佛的功德力,暫時得到慰藉,並與神佛感應道交。而其中疏解的力量會隨著當事人的心量不同而有差異,心量越大,力量則越強。
修道與信仰的力量全來自於願力,而凡人與佛菩薩的不同則是:支持佛菩薩不斷付出的根源是「覺正淨的願力」,而促使凡夫往前追求的動力卻多是貪瞋癡慾望的滿足,很多人願意相信是因為慾望獲得滿足,或是想藉由信仰去做為條件交換的方式,所以如果在隨喜功德的過程中,能發覺這不良的心態與習性,那麼才是法會舉行最正面的意義,並由法會了解到自己是何等的幸運!能在此時透過神佛的功德,與祖先所留給我們的福德,以及冤親債主給我們的祝福,讓自己所捐獻的功德款不是滿足私心,而是捐助救濟或讓寺廟能以繼續延續,讓想修行的人有一個好的學習場所,能有這等心態那麼每一場法會將發揮它最大的超薦力量,而第一個被超薦的將是自己的心,第一個得渡也會是自己,一樣是捐獻,心量與初發心不同,效果也大大的不同。
六者請轉法輪:
當人們願意學習神佛的願行,那麼神佛的精神將隨著人們身體力行的實踐,永遠不死永遠運行。法輪要如何轉?有形象的是聽經聞法,沒形象的是靠自己不斷的反省、改過來轉,而不是以為念幾部經給冤親債主或者捐些功德款請法師幫你轉就是轉法輪。法輪不轉就無法真正了解佛的用心。佛菩薩留給世間最大的功德就是記載著祂們願行的經典,只要願意依照經典早上提醒晚上反省,就是「法輪常轉」。經典展開只要真心誠意,要請那一尊佛都行,因為每一尊佛皆來自於各人的真心,你就能請神,既是如此又那裡會怕鬼,怕進醫院,怕卡陰,任何的鬼怪皆來自於自己不正的鬼心。
七者請佛住世:
請佛住世!請那一尊佛?請自性佛!當能真正體悟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本同一尊,那麼當下就是佛,也必能體會佛的用心,尤其是一場法會中,只要有一個人肯真心付出,那麼必能因其真心而感召佛光加持,我們雖是凡夫,尚有許多不足,但只要努力、願意相信、真心效法學習付出,即使能力不足,不足之處必能得助,而且是心量有多大,感受就有多強,真心就能感召。請佛住世非常重要,但不是特意的去雕塑佛像為其”開光點眼”請回家來供奉就稱為”請佛住世”!要請的是自性真佛,佛菩薩的形象是表法,是提醒,而不是單純用來祈求膜拜,甚至是條件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