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親月的省思
中國每年的農曆七月俗稱”鬼月 ”,人們都藉由這個月份在祭祖及禮敬好兄弟,所以另一個名稱其實是”孝親感恩月 ”,提醒我們後代子孫要飲水思源,要懂得葉茂思根,細細省思,如果沒有我們歷代的祖先,怎麼會有如今”我”的存在,我們可以在享人間受一切、體會一切,更能藉由此人身難得的機會”修行 ”學好,端正自我,現前當下我們所能體會感受到的,不管是喜、是樂、是悲、是苦…,都是因為有這 ”身 ” 才能體會,所以感謝父母祖先的恩賜。
通常農曆七月份一到,家家戶戶都忙著準備許多的供品要來禮敬祖上 ,而”供品 ”是傳達人們對祖先敬意的一種媒介,一種抒發表達敬意的方式,當然我們的祖先、無形朋友,也可藉由這些供品、金紙所散發的氣,收到後代子孫的誠意,不過準備供品應以誠意為先,不可鋪張浪費,盡力而為,亦不可成為祈求祖先或無形朋友以達滿足個人私欲的交換工具。
例如:我的供品又多又豐富,紙錢也燒得多,希望祖上能保佑自己發大財昇大官…也有人認為我給的多,燒的多是要多給祖先亡者多一點錢花,心意是好的,沒有錯,不過末學想地府的政府應該有所法律管轄,不可能浮濫通行,不然人人都是郭台銘了..
另外針對敬祖這方面末學再做深入的思惟 :
供品拜拜是我們行式上、感覺上一種”禮敬祖先”的外在行為,是中國人的一項好傳統,另一個角度想,我們人是『天地所賜,父母所生』在每一家的祖先一定有其『善的德行與不良的習氣』傳下來給我們後代子孫,既然說要”祭祖”我所認知學習的,是不是可以在生活中把自己給端正好,老實、本分、做人,因為我們的體內有流著祖先的血脈,所以我們禮敬祖先的另一個方式,是不是可以延續我們祖先的德行,想著我們祖先的好,在自己的生活當中做一個延續,把祖德給延伸下去,在此時你過往的祖先,其實與你同在的,他並沒有離開你,你也勿需悲傷他的逝去,而當他們知道你有在這麼做時,試想他們會不開心嗎?
所以捫心自問:你有把他們的好,留在世間嗎?
還是恐懼他們(祖先)影響你的事業、生活或財富。
我們落實這些好德行在生活中發生作用改變自己,也影響別人而且把深深的祝福,迴向給我們祖上,我相信這樣做也是一種”無形的供品”以德為供。
所以勉勵自己在祭祖時能時時迴想感念祖德。
當然,有好的德行也有壞的習氣的傳承,我們做子孫的也應學會”承擔”同樣地在自己的生活所緣中轉化習氣,把習氣當作修行的資糧,如實地觀察自我,俗語說:「拿來練身體。」
以上 是末學的省思
感謝媽媽母親大人的啟發與提醒,讓我對”孝親月”有所反省。
阿彌陀佛 兒 勝謙合十 2010.8.3
師批:OK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