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性本善,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有法性,這是從整個宇宙人生理體上來說


的。大乘經教,佛對於這方面講得非常非常之多,我們也是本著這個認知,來


團結世間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希望每個人都有這種認知,知道宇宙是一


個生命共同體。我們與人的關係,與一切眾生的關係,與大自然環境的關係,


與天地鬼神的關係非常密切,那就是我們一個身體不同的器官,不同的部位。


 


  眾生迷失了,不知道事實真相,所以一個個都有對立的概念。對立,毛病


就產生了,我大你小,我強你弱,這就發生了不平。由不平就產生無量無邊的


障礙,這些障礙造成六道、三途,造成許許多多無法避免、無法克服的災難。


所以天災人禍,都是自己造成的。你說從什麼地方造成?從誤會造成的,從不


瞭解事實真相造成的。


 


  我們肯定性德就是純淨純善,慈愛、感恩。一切眾生本來和睦相處,就像


我們的身體一樣,父母生下來的時候,身體每個細胞都和睦相處,每個器官都


不會對立,身體健康發育,這才能長成。人為什麼生病?生病就是器官不合作


了,某個部分器官不跟其他的器官合作,這就生病了,嚴重的就得要命了。所


以整個宇宙,所有一切眾生本來和睦相處,他不能和睦相處,他是迷了,不瞭


解事實真相。各個劃了界限,彼此不能合作,所以才造成這個世界許許多多天


災人禍。天災人禍都是迷惑顛倒、胡作妄為造成的結果,這裡面包括我們自己


一分,我們天天也在這樣造。這個道理跟事實真相不可以不懂,明瞭之後,我


們趕緊回頭,「回頭是岸」。


 


  為什麼和睦不能夠落實?是你不能用平等心對人、對事、對物,所以和睦


做不到。和是果報,因是平等,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要用平等心,


決定沒有高下。平等裡面表現出來的是謙虛,是尊敬,而不是說,你跟我是一


樣,差不多,你有什麼了不起,這就是貢高我慢,這就是不平等。真正平等的


相是謙虛、和睦。謙和是平等之相,尊敬是平等之相。一切眾生本來互相包


容,互相敬愛,互相關懷,互助合作,真誠信賴,本來就是這樣,這是性德;


現在完全沒有了,迷失了自性。你要是真正瞭解這些事實真相,懂得這個道


理,你才知道佛菩薩、聖賢教誨的重要性,這是真實教誨。然後我們再回頭冷


靜地去觀察、思惟,你就會明瞭大乘經所說的虛空、法界。虛空法界是什麼?


就是自己的真心,就是自己的本性。自己這個身體充滿十方三世,法身、報


身、應化身是一體,這當中沒有界限,這樣才真正把自己本來面目找到了。原


來自己本來面目,上與諸佛如來一體,下與一切眾生一體,所以菩提心自自然


然流露出來。菩提心,為了大家容易理解,我說了五條。「真誠」是菩提心之


體,「清淨、平等、正覺」是菩提心的自受用,「慈悲」是菩提心的他受用。


�! 菑葙鵀菑v,就是清淨、平等、正覺,真誠心對別人,就是一片慈悲,大


慈大悲,這是自己本來就是這樣的。


 


  世間一切人們,與一切眾生、與一切諸佛同一個心性,同一個智覺,同一


個法身,同一個圓滿德相。如《三時繫念》中說,「只因迷悟之有差,遂致現


量之不一,是乃一體而異名也」。這些都是說明,宇宙是一個生命共同體,這


是多元文化、世界永久安定和平的理論與事實的基礎。所以,世間真正覺悟的


人,真正明瞭的人,自自然然相親相愛,不分彼此。


 


  人生活在世間,一個真正的目標,是提升自己的靈性,要向自己性德去修


養,我們這一生沒有白來。對於一切眾生你懂得關懷照顧,懂得合作,這個社


會、這個世界會更美好、更和諧。在生活學習中你也會常生歡喜心,法喜充


滿。


  (摘錄佛陀教育雜誌 和平之道:承認別人都是對的,自己都是錯的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文昌會館 的頭像
    文昌會館

    文昌會館

    文昌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