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會館導覽 真實意義與精神
大門口『文昌會館』立體浮雕字直聳聳的印入眼簾,你著所在地,是我們修學的道場。
『文昌』代表著才學、學習能力,也是必須依賴自己努力而後有所成。這裡是學習的場所,菩薩是我們的精神導師,在此學習『懺悔、反省、改過』,並依此落實在日常的生活中。
『學為人師,行為示範』這閃亮亮的招牌,在這裡的所有學員,我們沒有多大的能力可以做更多偉大的事,但是我們最厲害的就是將自己做好,唯有將自己的言行端正,在生活中實踐,踏出這個大門我們的行為就是示範,此招牌用以提醒我們「你,做對了嗎?」。
大廳裡,『大德敦化』斗大的字跡,是經由師在東獄殿所浮出的四字金句,正巧這裡是大德社區。
所謂:「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敦化」二字在中庸裏強調的是「敦厚其教化」,也就是秉承大德的慈悲智慧 (這裏的大德指的是來到這會館學習的所有成員),師啟發我們的真心與慈悲心,找回自己最純樸的心,進而用真心去感受佛菩薩的教化。
佛桌上,供奉著「釋迦摩尼佛」,我們向佛學習,引用師言:真正的佛菩薩是每一個人『真心所做』,木雕泥塑只是表像,真神在『真心』;老師在這裡重視生活中的教育,置入善的觀念,一切須由孝順做起;接受教育後,生活就是我們所面臨的功課,每日『拜懺』用予懺悔生活上所無意犯下的錯,也藉此反省及改過,每日『念經』用以警惕自己需時時保持善心,並以慈悲心迴向給諸眾生。
每一個成員都來自四面八方,平時士、農、工、商,努力著工作生活著,唯有假日回到這裡聚聚與師分享心得,無論面臨到的多大種種困難,佛菩薩很慈悲,肯定都會讓您找到答案,唯一的前提是必須打開你的真心,沒有太多的物慾雜質,方能吸收更多清靜的東西,生活的答案也有了出口,走出門,輕鬆又自在。
文昌會館的產生,也要真誠謝謝天壇邱董事長提供給予我們如此好的環境,在這裡學習菩薩的精神,讓每一位認真的學員,提供一個精進的道場共修,這一個好的地方,抱持著文昌會館的學習精神,相信所有來此學習的學員,不管未來到哪裡都是在學習,在示範,佛菩薩的精神常在心中,落實在生活中。
文昌會館 週年省思
轉眼過了一年,我的學習道路跟著文昌會館滿週年,重新翻出去年所寫的導覽,這是當初對自己的期許,也希望文昌會館的真實意義與精神可以分享出去。況且能夠真實的與老師在生活中學習,這個會館對我非常重要,也是過去造做過罪惡後卻還有一絲絲的福報可以擁有這麼一點點資格在這裡學習,我很珍惜。
前半年在懵懂的階段,融入這樣的學習環境時,一切的人事物對我而言都是那麼的…不可思議(跟我過去的生活成了強烈的對比),我一直都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參與學習,每每心中常出現為什麼? 為什麼? 為什麼?為什麼要這樣?這是想法,而真實的感受還是為什麼又挨罵,沒有辦法完全的將自己強烈的我執拿掉,這學習是虛偽的。這樣的學習心態很不健康,會館成了我假日的去處,看似認真努力,內心卻又認為這是生活上的逃避吧!不過就是來會館當清潔工,喝個茶拍拍屁股走人,生活上一樣我故。漸漸的到後來才知道我的出現其實只是在消耗老師的能量,生活上對於人事物蠻橫,不和諧、不柔軟、招感的惡緣,幾乎都是一把尖銳的刀狠狠的往師身上捅。我從來不希望我是一個負擔,卻又自私的渴望得到那一點點溫暖,總是把重心放在外象而不是回來觀自己。
下半年的學習,分了好幾個階段,師透過各種不同的方式來調整我,出國學習看別人如何造業,參訪別人的道場,看人家如何努力精進維持,我想那個時候的我放不下身段承認自己的錯誤更打死不願意去面對自己的什麼跟什麼,所以只好讓我看別人的錯誤來學習,大概是希望能讓我提起一絲絲的良知,日本道觀參訪最後一天,師要我謹記「做一個打不死、罵不退的人」,真正的學習是從這裡開始。
在經歷光明王寺的學習,二十萬句的佛號;以及對父親的愛與恨,提起勇氣承認錯誤,這些其實都是要靠自己願意才有辦法完成。不過,感動總是隨生活中的平順慢慢怠惰,忘了初衷,當清楚知道自己的路,該完成的使命,人的惰性就會出來考驗,而我出現的就是「靠勢」與「依賴」,這時就更需要強而有力的一擊才能再前進,學習出現了一種逼迫性,我總是用道歉及哭來解決問題,這樣的日子直到師大聲對我說:「你已經沒有退路了,你知道嗎?」這句話好毒啊! 被打還有傷,這個連內傷都驗不出來,痛苦無法言語。我把「靠勢」與「依賴」的對象完全搞錯了,是要靠學習經典內容來提醒自己清淨心及精進心,而不是拿來當工具。在這樣一次一次的不同方式調整是在我完成第三部法華經時深深的體悟,師用盡了不同的方法如同經典的二十八品,最後的終旨是在引導至正確的方向,將所有的萬物眾生從痛苦中解放出來,指出一條路,使之開悟成佛,師不正是扮演這樣的角色,回想起一年的種種,師真的辛苦了。
現在,我學會了如何愛自己、接受自己,體察自己的身心變化來觀照自己,在生活上時時提醒自己心擺在哪裡,才不失自己的本分而又造了惡業,善緣善了,惡緣也要善了,剛好落實「佛說十善業道經」是目前最重要的功課,要克服的是自己的「惰性」用「堅持與養成規律」來對治,我會繼續努力,謝謝老師,謝謝邱董,謝謝包容我指導我的師兄姐及諸佛菩薩慈悲,銘記在心。
育萍 謹記99/9/10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