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四川乾元山、蒙頂山、宜賓參學之心得報告


第一天出發


人活著最重要的是對治自己的心,倘若連“心”都無所覺知,那「活著」到底有何意義?充其量為父母而活、為子女、甚至為工作或找感情依歸,證明自己活著的價值,殊不知這些都是痛苦的來源,提醒自己還活著而已;吳師常常問我為何那麼愛生氣?想了很久,原來我是要表現爭氣而不是生氣,結果到頭來還是〝爭勝心〞作祟,徒然讓自己過得不安寧罷了,對修學一點幫助都沒有,有時還會錯誤示範呢;「生氣」絕對不能解決問題而且會傷害週遭的人


晚上,吳師在講學中提到:『修學』無法獲得現在的喜悅,解決過去與現在的煩惱就有問題;因此要調整好自己,讓自己更「柔軟」是非常必要的,這可從每天醒過來感恩所有的一切開始;出國期間,生活上食住行都有人打點一切,就是要讓我們這群遠道而來的貴賓滿意,儘管是因為付費的緣故,也不能因此產生個人的成見、偏見,一旦有傲慢的心態就不知“感恩”為何物,尤其當「需求與想要」產生共鳴時,就更看不清自己的定位了。因此,吳師提出以下四點讓學員們於生活中能有所依止:


1)  先學端正自己的內在。


2)  一呼一吸永遠保持正念,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對得起一切眾生。


3)  做好角色扮演。


4)  大自然所給予的一切,我們當心存感激。


切莫把自己心靈上的痛苦、生活上的無奈,都推託到過去不好的因緣所造成的影響,這其中或有牽連,一旦走上自我修正之路,透過學習這些影響都可以調整的,「方便」有多門,唯一要對治自己的心,清楚知道什麼能改,內心就能輕鬆


 


第二天參訪李白故居與乾元山歷險


   「李白故居」整理與管理都很好,地方很清幽頗有詩意,透過鏡頭更美,雖是因應觀光而建,發古人財,但總是個代表,可讓後代有心瞭解前人的行徑多一個參考。只是有個感慨,在學生時代求學因為要應付聯考,沒能在自己記憶力最好的時期對國土的山川秀麗、人文歷史多一分瞭解,以致日後有機會親臨課本上所提的人物、歷史、地理時,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怨歎。


   「乾元山」四川大地震時破壞得很嚴重,至今恢復得也有限,但我們有不得不去的理由,奈何天候不佳,土石擋道,無奈殺羽而歸,只得轉道蒙頂山。


   晚上,課程中吳師提到:「有形的石頭雖擋道─此路不通,但無形的石頭要『看破』─轉念即可。」


   為何念頭轉不了?來自於“掌控權”,尤其是自己認為〝對的〞的時候;『一定要按照你的意思做嗎?!』吳師常如是問我們這群女性同胞;生活在現代社會中只要願意,女性常能自我發揮表現出獨立、承擔,生活上也自我掌控得很好,但為什麼不快樂?週遭這些不都是親人嗎?為他們付出也是應該的,但為何生活壓力那麼大?在日常生活中一旦「我是」「我能」的念頭一起,開始思前顧後,自我覺察力就失去了,因此墮入生死輪迴中而不自知,且掌控得很高興,因為什麼都得照我的意恩做才行,只要是不符合自己想法的就不能接受;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親情」是不能選的,但「日久生情」─愛情、友情卻是可以選擇的,這些都源自於人對「情的執取」才產生種種苦,吳師透過『禪觀有情世界』的介紹,首先教大家「放下」,當您瞭解到人生的本質是“苦”,就能體會到「放下」絕對是必修的學分。


  


第三天蒙頂山


今日遊蒙頂山,參觀了「茶葉歷史博物館」後,搭纜車上山遊皇茶區,山上空氣好,走了一段山路發了些汗,直覺身心舒暢,由於不趕時間,才能在十二棵千年銀杏樹環抱下坐下來喝杯甘露茶,感受得到大家心情的波動,一陣喧鬧後吳師提醒著要靜心了,大家開始端坐著,連隔壁桌的大陸遊客也受我們影響,漸漸安靜下來,透過吳師調息雖是靜靜坐著,感覺空氣的清新,身體有沉重(鉛)與流動(汞)不同的感受,才能稍稍體會仙人吳理真的山居歲月是何等幸福!


晚上課程「看破」。吳師直接點出人會看不透或看不破與「驕慢心」有關,看透了方有破解的方法,在面對人情事故上歷境煉心、對境轉念,方法有很多諸如:看遠一點、加強自我的信心、自我鼓勵、對自己好一點…都得從自己做起;人為了滿足身體的需求,讓自己做了很多傻事,延續下來的就有處理不完的問題,面對境界時要靜心觀察是急著處理(排斥、抗拒),還是轉念之後才去處理(面對、解決),其間差別是很大的。


白天穿插了鄭師兄的求婚記,引發大家對「感情」有好多的記憶及回憶;吳師提出「感情」是目前大家看不透的課題之一,可從三大方向去思索:(1)有無對不起對方?(2)會恨對方嗎?(3)對方有對不起我嗎?都得靠自己靜心思慮,而感情的定義不單指男女之情,泛指人類的情染,自己著在那了才會產生「苦受」,否則苦就只是苦而已,沒有受得住、受不住的問題,受不了就看破,若看不破先學放下─暫時放下執著於苦。理論都知道,為何做不到?因為有比較、計較所以才放不下啦!


 


第四天眉山→宜賓 哪吒三太子廟


   今日參觀哪吒祖廟。哪吒俗稱三太子,正稱八臂多法天尊,也稱中壇元帥,吳師稱祂為最帥的戰神;由於信仰者眾,坊間流傳的資訊亦雜,若想瞭解可從流傳較廣的「封神榜」入手;哪吒修煉成道的精神主要以「孝順」為主,孝順並非只是提供父母吃住陪伴而已,而是做到「刻骨還父(精)削肉還母(血)」,代父母親受過,這種大無畏的精神才是真孝順;午餐前吳師一再詢問大家「知道孝順的真諦嗎?做得到嗎?願意學三太子報父母恩的精神嗎?你們真的有在修嗎?」一連串的問題聽得我火冒三丈,直叫吳師別浪費精神了,他們聽不懂,對牛彈琴罷了!直至進入餐廳被安置在小房間等待時,自己仍然怒不可遏,吳師一直勸我別生氣了,而我卻一直發火,待大家坐定了,才稍稍平息。為了用餐還得等待20-30分鐘的時間,吳師為轉移大家的注意力,開始打開話題問正坐在對面的鄭師兄,關於婚姻、感情、承諾、生活等等問題時,鄭師兄予人一種不確定、猶疑、破把握的態度,吳師論定那麼你婚姻失敗已經離婚了。關於這個論斷大家當然是哄堂大笑,沒有一定的共識;在已離婚的我而言,果真能如此還真是太好了,可以直接展開人生另一段旅途。


   關於自己的情緒失控突然發火,仍不甚明白,或許是因為做不到三太子報父母恩的方式而惱羞成怒,又或是關於修學認識不夠以至不能進道上升而挫折不己;「瑤池金母普渡收圓定慧解脫真經」上云:『一心向道才是盡孝』。「中壇元師降魔真經」亦云:『謀生之外,應學玄功』;經上明示「你要孝順,生活平順,自己都應該修道」,可沒講不用修,來拜拜祈福做法會,人生就可平安幸福美滿的;一分耕耘最多只有一分收穫,有時因方式、念頭錯了,甚至還倒扣分;不是有來上課、念佛、念經就是在修了,若沒有從自己的習染、稟氣中去斷除當中的惡質面,改變個性轉化心性,那都沒在修;難怪對吳師一連串的問題聽了會生氣,他在提醒我,沒有真修實煉才容易受影響而不自知,沒有如實觀察自我內在真實地存在,在真實境界中易為無明遮障,簡言之─沒有功夫。現在的修學充其量只是結個善緣,讓自己保持正知正念,而沒有辨法真正修入骨子裡去,因此尚須在人情事故上多磨練及靈活運用所學。吳師強調:「修學是有次第可以檢驗的,就跟學佛成佛一樣,是有次第可以親證及檢驗的,千萬不能有畏難的心,即然要學就要做到。」


 


第五天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


   清乾隆時期所修建的西秦會館,現做為「鹽業歷史博物館」之用。整座建築物已老舊,保修也不見用心,但仍能感受到〝氣派非凡〞;雖僅一門之隔,內外溫度相差甚多,且在中庭又有涼風徐徐,不得不讚嘆前人的建築智慧,此時吳師說:「別被外表給迷眩了,在這屋裡共謀了多少陰險詭計、權利鬥爭,幹了很多為了利益不擇手段、傷天害理、殺人不眨眼都做得出來的事。」對於能擁有富裕的生活型態,其過程不是我能想像及從事的,因此也不必去羨慕及感嘆,只要能安住當下的心、不祈求、滿足現狀,自己就是最富足的人。


   下午回成都,晚上入住五星級的新東方千禧酒店,是此次行程中特別要求安排的,目的是讓大家在住宿部份有不同的覺受;一入飯店,涼爽的冷氣,明亮寬敞的大廳,給人舒適現代感的覺受,大家閒散地或坐或站,待房間分配畢大夥陸續上電梯回房,吳師突然對我說:「你還是喜歡現代化所帶來的方便,對於大自然接受度不高。」本想分辯,但還是靜默不語,冷靜想想,似乎是如此,在舒適的環境自然就能放鬆,蒙頂山空氣雖好但潮濕,設備又不及都市方便,神經就繃緊些不易放鬆,這些都是身體的自然反應,源於自己心意識的作用,假不來的,只是驚覺自己對六入、根塵識的作用如此漠然,難怪常受五蘊之苦;覺力不夠,定力生不出來,更別提生慧了,氣餒之餘,提醒自己振作,晚上還要上課呢。


   晚上課程中大家的情緒似乎很興奮,可能是明天就回台灣了,也可能住得舒適心情愉快,再不就是延了二天了,課程進度終於上到「自在」這個部分,不過我還「真自在」呢,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較完整的內容只能等著參考霞師姐所整理的課程筆記了。


   課程一開始精神尚可,依稀記得吳師提到:「把握當下的念頭,不去憶測未來、懷念過去;何謂七情?要能看破;生活中不要當『假好人』,何謂假好人?是以利益、衡量計較、鼓勵、掌聲,回應都要是正向的才要去做的人;以自我的角度來分析事情容易落入『我是』『我能』『我所』,再以自我意識型態來安排就有『味』『患』『離』的情境來呼應,簡言之,當自身喜好那一味的就有那一味的苦受、樂受的糾纏不得出離。」修學就是為了解脫世間種種的情執,明瞭當人的目的,當陷入根塵識的作用時要能清楚明白條理分明,這才是修學的目的,也才是外出參學的作用。


         文殊院門上的偈子


見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


慧生於覺覺生於自在生生還是無生


剛好是此次參學最好的結語(吳師說這是答案),有了「覺力」才能解開「業力牽引」,先管好自己就有覺察力,能知道自己現狀是自我防備?排斥?抓取?常常自我練習,定功慧力就自然能生起。


 


第六天


   五星級飯店的早餐,當然不容錯過,為了要充分享用早餐,自己還提議提早半小時叫早;一早準時來到餐廳外,等待服務員合對身分才能進入用餐,心想我們是團體應無問題,想不到居然有狀況─只有提供一人用餐,此時心裡著實嚇一跳,唉呀!犯了貪吃;昨晚課程中才提到『當自身喜好那一味的就有那一味的苦受、樂受的糾纏不得出離。』當下趕快懺悔,感謝佛菩薩的巧妙安排,讓自己能馬上瞭解錯在那裡,切記別再犯了。


   在四川成都最後一個行程「青羊宮」,此次是來找答案的;出國前育萍與吳師曾去新營太子宮稟報,拿回一首聖諭:


          中壇元帥聖諭


             無極極無一片空


             極無無極空一片


             殿前明鏡未染塵


             前後來去也一身


             悟心?吾心?


             真假虛幻無物境


             相好相壞歸返真


答案就在「無極姥母殿」前牆邊─『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落實太上感應篇』


可見英雄所見略同,還好有在做,雖然事未盡功,但心理踏實多了,這是條康莊大道,走就對了,「成都」後會有期!再會!


 


                                 末學


                                 李秀卿 謹記 2011/9/9


 


師注:


解脫非難,難在定慧 → 聽聞正法,實踐八正道,堅定修「正法」之決心


身心大定,便生智慧 → 由聞、思、修、證悟、斷貪瞋痴


智慧一生,解脫亦易 → 自利利他、自他不二,直入華嚴真一境界


 



      秀卿師姐是文昌會館的館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文昌會館 的頭像
    文昌會館

    文昌會館

    文昌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